一、学校简介
江西服装学院是一所以服装教育为特色,面向时尚行业,培养创意设计、工程技术、市场推广和经营管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普通本科高校,目前也是江西省唯一一所非营利性的民办高校。
【办学历史】学校前身系涂润华先生1991年7月创办的民办江西服装学院;1998年2月经江西省教育厅批准,更名为江西服装专修学院;2003年4月,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,教育部备案,更名为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;2011年4月,经教育部批准,升格为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,更名为江西服装学院;2015年成为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高校;2019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;2021年列入江西省“十四五”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规划建设单位。
【办学条件】学校占地面积1687亩,校舍建筑总面积近45万平方米,校园内绿树成荫,风景优美、设施齐全、功能完备,霓裳宫、艺术馆、服饰博物馆等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。学校馆藏纸质图书171.05万册,电子图书188.63万册,购买、自建中外文数据库30个。学校建有“万兆主干、千兆桌面”有线无线一体化的高速校园网络。依托数字化校园平台,学校建有适应“互联网+”课程教学需要的智慧教室30个,并为全部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施(其中60间配备了在线巡课设备)。
【学科专业】学校现有10个教学单位,开设了涵盖艺、工、管、经、文五大学科门类的28个本科专业(2024年招生专业26个),其中与纺织服装产业紧密相关的专业20个,占比71.43%,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求,形成了以服装教育为特色,艺、工、管、经、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,构建了以纺织服装产业链为核心的“一链七群”特色专业体系,实现了专业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。
【人才培养】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、市、自治区招生,现有全日制在校本、专科生15809人。学校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“三螺旋”创新模式,结合“立德树人”的人才培养根本任务,构建了“学科专业教育→应用实践教育→创新创业教育”相结合的“三院联动”人才培养模式,并以此为抓手,着力培养品行端正、身心健康、基础扎实、能力过硬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根据毕业生、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方及第三方公司开展的多形式调查,毕业五年后的校友对学校人才培养给予了较高评价。近五年,学校3次荣获江西省民办高校综合考核和年检优秀等次。
【师资队伍】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,其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占比32%;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90%;具有行业背景或“双师型”教师近50%;有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获得者1人,中国时装设计“金顶奖”获得者1人,以及“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”“全国十佳服装制版师”“全国最佳女装设计师”“全国技术能手”“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”等省部级以上荣誉教师50余人,学校共有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6个,“江西省教育系统名师工作室”4个。
【办学成效】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,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,省级四星级本科专业点4个,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,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,省级校企合作一流课程1门,省级“最美思政课”2门,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,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培育单位1个。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、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、江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计35项。2022年,获江西省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。2024年,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青年培育项目1项。2022—2024年获“纺织之光”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7项,“纺织之光”纺织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10项。2024年3月,“纺织服装现代产业学院”获批江西省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建设重点项目;2024年12月,“新材料与现代装饰产业学院”获批江西省第三批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建设重点项目,为实现学校的“三步走”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近三年,学生在国内外各类赛事上摘金夺银,在学科竞赛中获得730项奖项,在文艺、体育赛事中获得1018项奖项,成果丰硕。特别是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上,我校学生连续10年夺得中国时装设计“新人奖”,其中六年名列“新人奖”第1名,四年名列第2名。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,获国赛铜奖2项,省赛银奖1项、铜奖6项;获“挑战杯”江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铜奖17项、“挑战杯”江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4项、铜奖9项;获中国纺织类高校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全国一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。
二、人才类别及具体需求
(一)基本条件
1.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,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爱国守法,品行端正,身心健康。
2.领军人才年龄一般在50周岁以下,拔尖人才年龄在45周岁以下,博士后人员年龄在40周岁以下,博士人员年龄在35周岁以下。业绩特别优秀的年龄可适当放宽。1-3类人才须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,4类人才须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。
(二)人才类别
1.领军人才
学术造诣高,海内外学术影响广泛,在学科领域已取得同行公认的重大原创性成果,引领相关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行列。
2.拔尖人才
在本学科领域取得相应成果并具备省级各类人才水平。对于未经省级部门认定人才水平、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博士学位(或本学科最高学位)的人才,
但单项业绩特别突出者,条件可适度放宽。
在国(境)外知名高校、科研院所、实验室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的专家学者,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,或经同行专家评议具备上述相当科研业绩,可作为拔尖人才引进。
3.博士
国内外高校毕业的优秀博士。
4.高级职称人员
硕士研究生,具有高校副教授及以上职称。
5.高技术技能型人才
学历不限,近5年内曾获得“全国技术能手”“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”“全国十佳服装制版师”等国家级荣誉称号或“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”“中国十佳时装技术奖”“纺织之光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”等国家级奖项之一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。
(三)专业需求
教学单位 |
专业名称 |
计划数 |
服装设计学院 |
设计学、服装与服饰设计、产品设计 |
4 |
服装工程学院 |
材料与化工、服装设计与工程、纺织工程 |
3 |
艺术设计学院 |
设计学、环境设计、数字媒体艺术、视觉传达设计、美术学 |
3 |
时尚传媒学院 |
戏剧与影视、表演、广播电视编导、 播音与主持艺术、动画 |
5 |
商学院 |
财务管理、物流管理、电子商务、税收学 |
2 |
大数据学院 |
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、物联网工程、软件工程 |
3 |
人文学院 |
广告学、网络与新媒体、商务英语 |
3 |
马克思主义学院 |
思想政治教育 |
1 |
军事体育教学部 |
公共体育、军事理论 |
1 |
(四)薪资待遇
人才类型 |
年薪 (税前) |
安家费(税前) |
科研启动费 |
领军人才 |
一人一议 |
一人一议 |
一人一议 |
拔尖人才 |
年薪制/30万元起 |
35万起 |
人文社科类8万,理工类15万 |
博士 |
年薪制/20万元起 |
30万起 |
人文社科类5万,理工类10万 |
高级职称人员 |
取得我校相关专业的行业中级以上职业技能证书或“双师型”教师优先,待遇按学校相关政策执行 |
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|
一人一议 |
相关说明:
1.符合条件的,可享受南昌“人才十条”相关政策。
2.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,具体依据合同/协议和工作任务书执行;
3.引进人才基础服务期一般为5年;
4.学校依法缴纳五险一金;
5.设计学、材料与化工、戏剧与影视等专业的人才待遇从优。
应聘材料
(一)个人简历、近期免冠照片;
(二)学历证书、学位证书、职称证书等扫描件及学信网证明;
(三)教学成果、学术成果、获奖证书目录及代表性成果扫描件等。
四、联系方式
联系人:张老师
联系电话:0791-87355399 15807009881(微信同号)
邮箱:rsc@jift.edu.cn
报名链接:http://rsgl.jift.edu.cn:8081
学校官网:http://www.jift.edu.cn